左:叶永青作品,右:西尔万作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知名艺术家叶永青抄袭事件有了下文!
近日,指控叶永青抄袭的73岁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在社交媒体上称:“经过4年的等待,我们赢得了在中国的审判。”
不久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就西尔万诉叶永青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叶永青立即停止涉案侵权行为;叶永青在《环球时报》中缝以外版面发表致歉声明,向原告西尔万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叶永青支付原告西尔万赔偿金人民币500万元。
据悉,这是中国美术领域有史以来最高维权赔偿65万欧元(约合500万元人民币),也是西方艺术家第一次因“抄袭”在中国维权成功。
比利时艺术家西尔万
西尔万2019年发现中国艺术家叶永青抄袭他于198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鸟、鸟巢、鸟笼、红十字架、飞机......一切都在那里!除了我的名字,否则看起来根本就是一样的!”
当然,叶永青不会承认,他当时的解释是“对方对自己影响颇深”。
在中国,叶永青比西尔万有名多了:“85”美术新潮阶段即为代表艺术家,知名艺术高校的教授,其寥寥数笔画的涂鸦鸟在拍卖场上也动辄拍出数十万元。可这些,并不能因此成为他抄袭的保护伞。
这场一打就是四年的抄袭官司,最终给出的法院认定是:至少有122件作品侵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起艺术抄袭事件的尘埃落定,给当代艺术界结结实实敲了一记警钟。
一方面,不止叶永青,当代艺术领域的很多艺术家甚至是名家,其实都曾在创作初期“借鉴”过西方(或许未必构成实质性抄袭)。这也是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到今天所共同面临的尴尬处境——中国当代艺术在形成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俨然被西方牵着鼻子走,缺乏根植于本土的内在生长逻辑。
另一方面,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挪用、致敬被视为一种惯用甚至时髦的手法。而这种手法与抄袭之间的界限是甚为模糊的,无形之中助长了不在少数的抄袭。
如今有了定论的叶永青抄袭事件,固然让我们蒙羞,但未尝不会启引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上的一个全新开端,促成中国艺术家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创作。
只有摆脱“向西看”,拥有文化向心力、现实抓地感的中国当代艺术,才真正令世界期待。也只有当创新成为内驱力,艺术家才不会重蹈叶永青的覆辙。
作者:范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